top of page

【〔法音〕什么叫"积阴德”与“缺阴德”?】
什么叫"积阴德”与“缺阴德”? -
00:0000:00
师父想告诉大家……我们经常讲缺阴德,我想告诉大家什么叫缺阴德?阴德到底是什么?行善的人呢,阳善,阳就是太阳的阳,我现在做点善事,让人家知道,叫阳德;如果你做善事,不被别人知道,那么你就是叫阴德,积阴德。阴德实际上不是一句坏话,因为很多人积阴德就是在背后帮助别人,成全别人不为别人知道,这个人就是积阴德。但有些人呢,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,他去骂人家、歧视别人、伤害别人、捉弄别人,那么这就叫缺阴德。
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叫《赵氏孤儿》,故事非常有名,舍身救赵盾的公孙杵臼,就是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,他们护忠除奸,不求回馈的阴德,这个故事非常的精彩,让我把它浓缩短一点告诉大家。
当年皇上受到奸臣的调拨,就把一个忠臣的一家……过去你们知道,如果皇上对下面的一个大臣说“你犯法了”,要把你一家——不管你的亲戚朋友——全部要斩首,因为他要斩草除根,要三百多个人全部……怕有一个人活着以后会起来跟他报仇,尤其是他的孩子。公孙杵臼跟老程婴两个人商量:“现在他有个孩子,婴儿,一岁多大,我们要把他保留下来,以后大起来好给爸爸报仇。但是抓到了肯定是杀掉了,我们不能让他杀掉。
有没有办法把这孩子救下来?全国找肯定找得到,那怎么办呢?老程婴说:‘哎,我有一个孩子跟这个孩子差不多大小,我们假装来换一下,把我的孩子藏在公孙杵臼的家里。’”然后老程婴就把这个小孩子藏了,就去跟皇上说:“禀告皇上,我找到了你要找的他的孩子了。”皇上说:“在哪里啊?”“就在公孙杵臼的家里”“哗”,一大批兵马过去,果然找到了刚刚几个月的小孩子,一看见就跟公孙杵臼说:“你还想把这个孩子留下?啊?斩草除根。”当场就把孩子往地板上一摔,孩子当场死掉。实际上摔死的是老程婴的孩子。公孙杵臼他不要命,因为他为了救这个孩子。“来,拉出去斩首”,好了,公孙杵臼就死掉了。然后老程婴含辛茹苦地把这么小的baby(婴儿)一天天养大。
皇帝和他的奸臣觉得老程婴立功了,就把老程婴这个儿子收为皇上的义子,其实就是报仇雪恨的人。然后等他慢慢长大的时候,他才告诉他,原来你的义父就是杀你的仇人。就是这样,这一段故事叫“搜孤救孤”,搜查这个孤儿,救了这个孤儿。
这个就是告诉大家,积阴德。我们实际上要懂得,古时候有很多有道德的人……这是什么呢?良心特别慈悲,他们叫“怜蛾不点灯,为鼠常留饭”,这句话就说我非常怜悯这个“蛾”,大家知道“飞蛾投火”吗?你只要有火,这个飞蛾“滋滋”就飞到火上,火就把它烧死。为了心疼这个蛾不要被火烧死,他情愿不点灯。古时候的人很慈悲的,“为鼠常留饭”,就是为了老鼠,怕老鼠饿死,他还经常留一点剩饭让老鼠来吃,这叫“积阴德”。现在不得了了,看见老鼠,“打死!”看见蟑螂,“打死!”
积阴德还有很多方法,过去叫“分粥”,有钱的人做一大锅粥放在门口,只要穷人路过,免费给你们吃,就是在观世音菩萨的这种慈悲的日子,六月十九、二月十九、九月十九;还有的就是筑桥铺路,这是现报的。还有“捐棺移葬”,就是人家家里死了人了,他买不起棺材,你给他买一口棺材,都是做善事。还有“急救”——急难救助,都是积阴德。哪怕你是在马路上走的时候,你看见一块香蕉皮,一个湿的东西,你把它捡下来,你心中在想“我不要让它把别人滑倒”,这就叫积阴德。
做好事不留名,这就是佛法上面经常讲的叫“无相功德”和“无相布施”,所以做好事不留名的人,他就是得到别人尊敬的人。做了好事到处去吹,“你看,这是我弄的”“你看,这是我弄的”,这个人,人家大不了就“哦,哦”。背后告诉别人“这就是他,我没做什么,应该的,都是大家的”,这种人叫品格高尚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