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朝统治期间,有一个著名的军事统帅叫韩信,他非常有本事,但是出身贫贱,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亲。为了生活,他很小的时候只能在当地以钓鱼为生。有位老太太看见他没饭吃,就经常分饭给他。韩信很感动,对老太太说:“终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。”没想到老妈妈很生气地说:“你是男子汉大丈夫,不能自己养活自己,我看你可怜,才给你饭吃,谁还希望你报答我。”韩信非常惭愧。年轻人也看不起韩信。一个少年看见韩信身材高大,常佩宝剑,以为他胆子非常小,就在很热闹的人群中拦住他,说:“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;如果你今天没有胆量,是一个懦夫,就从我裤裆下面钻过去。”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谁都知道这是故意羞辱韩信,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。只见韩信想了一会儿,一言不发,从那个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。当时很多人哄堂大笑,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,没有勇气。这就是后来流传的“胯下之辱”的故事。后来韩信成为下一个朝代开国皇帝刘邦的重臣,他帮助刘邦打天下,每战必胜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忍辱就是学佛的六波罗蜜的一种,能够忍耐屈辱的人并不代表他是一个胆小鬼、一个无用之人。跟别人作冤的,并不是很勇敢的人;真正勇敢的,是有忍耐心的人。现代人越来越不能忍耐,就是夫妻之间,因为一点小事、一句话,都会争个脸红脖子粗。为什么会争吵?因为丈夫以为他有道理,妻子以为她有道理,才会越吵越厉害。
师父曾经跟大家讲过一段小故事:有两头山羊在独木桥上相遇,谁都不肯让谁,最后相撞,双双掉入悬崖中。这就是告诉我们,和别人争虽然可以解气,也可能把别人撞下悬崖,但是付出的代价,是和别人一起掉进悬崖。
我们对天灾人祸要学会忍耐,对自己清苦的一生要学会忍耐。学佛中讲究忍耐,就能够超脱苦海。忍耐是学佛人的基础。佛法上讲,“忍”是出离苦海的最妙法门。你们能忍耐吗?坐在这里时间长了,能忍耐吗?饭吃不饱,能忍耐吗?师父告诉你们,忍耐可以修成“戒定慧”。
学会放下对别人的抱怨。因为经常抱怨别人,就有了失败的基础;因为抱怨没有任何作用,只会给自己增加内心的痛苦,不如努力。要想不失败,为成功做准备,要学会忍耐。能够成功的人,一定不会抱怨和记恨别人和自己的痛苦。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,就是一个智者的姿态!抱怨无法改变现实,拼搏带来希望。我们的佛性不要被自己埋没,只要是真佛,一定会佛光普照。放下犹豫,学佛精进。
心要宽,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,在世界当中慈悲,人才会拥有和谐的生命。学大海一样宽容别人,在大海里不管倒入污水还是脏水,照样染化成一片绿色的海洋,大海的宽阔胸怀永远在最低处。学会在自己的心灵中有一块纯洁的海洋空间,那就是佛性常住的地方。
相传宋朝年间,有个年轻人进京赶考,在街上碰到一个人摆摊卖画。年轻人对书画蛮有兴趣,就上前观看,可惜这幅画实在有失水准,他只看一眼就准备要离开。正当要离开时,卖画人叫住了他,并问道:“小青年,你想想,我这幅画能卖多少钱?”他直言不讳地说:“长者,恕我直言,你这幅画只值一两银子。”说完看都不看,上路了。之后年轻人科举高中榜首,到朝廷拜见皇上。他吃惊地发现,皇帝就是那个摆摊卖画的人。他有所不知,当年这个皇帝去摆摊,真实的目的是微服私访。皇帝认出了他,想再考验考验他,又拿出那幅摆摊用过的画问他:“你认为这幅画值多少钱?”这时,年轻人蒙了:他当时说只值一两银子,如果现在还说一两银子,那就大逆不道;如果违背自己的价值观,讲了假话,为了讨好皇上出尔反尔,自己心中又过不去。于是,他机智地说:“如果这幅画是皇上送给臣的,它就是无价之宝;如果拿到外面去卖,它就值一两银子。”皇帝听了,不但没有恼怒,反而非常高兴,因为自己得到了一个智慧过人的忠诚之士。从此年轻人得到了皇帝的重用。我们学佛人也是这样,讲话要对得起良心,好好用妙法在人间度人。所以,“妙善妙善”,用巧妙、善巧的方法来救度众生,这就是“妙善公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