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”,告诉大家的意思就是:很粗的树木也是从小树苗长大的,很高的台子也是一点一点建造的,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,凡是能够成大事的人,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。不要因为觉得事情小就不去做,点滴的积累其实非常重要。在任何领域,只要你坚持一万个小时,可能就会在这个领域成为专家。我们学佛也是这样,每天念经、每天修心,可能就是你成佛的基础。
中华传统文化经常讲,人生的困境一定不会一直延续,一定会有个过程。否极泰来,风雨后总会有彩虹,当你在人生低谷的时候,记住不要放弃希望,因为下一秒你的人生可能就晴空万里啊。
师父经常跟大家讲,我们做人要谨慎,从一而终,就不会有“失败”这一说。很多人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,最初的激情过后,以后就是得过且过,人生就是这样被荒废掉。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,我们要懂得克制,从一而终,才不至于辜负自己一生的修为。
一位禅师有一天要开门出去,被一位突然闯进来的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到了身上。老法师的眼镜都撞下来了,还弄破了他的眼皮。而那位撞人的大汉竟然毫无愧疚之色,还理直气壮地说:“你长没长眼睛啊?你戴眼镜有什么用啊!谁叫你戴眼镜的?”禅师只是笑了笑,并没有说什么。大汉颇觉惊讶地说:“喂,和尚,你怎么一点不生气啊?”
禅师见他颇有一点悔意,就借机说:“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?又要生谁的气呢?生气既不能使我的眼镜复原,又不能让我脸上的淤青消失、苦痛解除。再说,生气只会扩大事端。若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,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和恶缘,也不能把事情化解。生气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,若我能够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,就会避免相撞。也许被你这一撞,可能化解了我的一段恶缘,所以我还要感谢你帮助我消除了业障,我生气干什么?”大汉听了禅师的话十分感动,他向禅师忏悔,并问了许多关于佛法的问题和禅师的法号,然后就若有所悟地离开了,这件事情就过去了。
后来有一天,这个禅师突然收到一封挂号信,信内附有5000元,这些钱就是这位大汉寄给他的。原来这位大汉在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学习,毕业之后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,婚后不知善待自己的妻子,跟妻子的感情非常不好,十分苦恼。
有一天他上班时,忘了拿公事包,中途又返回家去取,却发现妻子和另外一个男人在家中谈笑。他非常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,要杀了他们,然后自杀,一求两断。但是因为惊慌、害怕,脸上的眼镜在回头时不小心掉了下来,瞬间,他想起了禅师的教诲,冷静了下来。反思了自己的过错,他决定痛改前非,改过自新。他的生活很幸福,工作也得心应手。所以他特别寄来5000块,以感谢禅师对他的教诲,因为禅师的宽容,才让他拥有今天的幸福。
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什么歧途不可回头,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,所以面对别人的错误,有时候要懂一句话:宽容比惩罚会更有力量。因为宽容是对生命的救度,也许你的一份宽容,挽救的就是一条生命。所以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。实际上,人跟人之间就要相互包容和宽容,彼此相连,远离是非与仇恨,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一切。
当你生气的时候,事情没有考虑成熟,千万不能蛮干;不了解事实的真相,请千万不要动怒。这条忠告至今仍然有用。中华传统文化告诉我们,凡事需三思而后行。
人生的祸福其实都是可以转化的。大家想一想,有时候明明这是福气,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一件倒霉的事情;明明是一件倒霉的事情,因为你的宽容心,就能够变得越来越好。所以用平和的心情,遇到逆境,你也会笑对人生。
记住了,菩萨就是关上一扇门,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。遇到顺境不要得意,谨慎行事,切勿得意忘形招致祸灾。人生的祸灾大多来自于不知足,一个人就是不知足,才会让自己的贪欲增长。人的生命非常有限,物欲是无限的。红尘滚滚,我们迷恋着痛苦不能自拔,因为我们永远感觉在物质上的需求是一种缺失。因为你心灵干枯,所以才会追逐身外之物。财富地位,缘聚缘散,哪有什么可以永久保留的?所以,回归自己的内心,知足常乐,感悟生命的平常幸福才是人生的真相。中国人常说“人贵有自知之明”,这句话的出处是老子说的。一个人能够认清自己,认识自己,经常反省自己,才是最难能可贵的。
师父告诉大家一个小笑话。日本丰田公司在中国有个分公司,举办年终表彰大会。新来的经理小王慷慨激昂地说:“我公司不是为自己活着,而是应该为大众活着,要为大众着想。”会后他就被丰田解雇了。
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的位置,但是很少有人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。人生是一捧清泉,虽不及长江浩荡,但仍为人们送去清凉。所以做好最好的自己,认清自己,你才能主宰你的人生舞台。